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水泥、玻璃、有色、化工等产业对耐火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耐火材料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世界耐火材料市场需求巨大,耐火材料产量和出口逐年上升。但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受国外先进技术影响较大,出口产品多为中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在“一带一路”的机遇下,我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建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及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为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耐火材料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沿线国家丰富资源禀赋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产品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一、政府及行业组织
我国耐火材料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和行业协会等平台,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建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及其他新兴产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政府及行业组织应建立耐火材料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帮助企业了解沿线国家对耐火材料行业的需求情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政府及行业组织应加强与沿线国家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根据区域优势,政府和行业组织可以在政策支持、技术支持、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的帮助。
建立耐火材料行业“走出去”服务体系。
一是搭建耐火材料国际交流平台,组织耐火材料企业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展览、交流活动等;二是建立耐火材料行业“走出去”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海外投资咨询等服务。
二、科研机构
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特点,我国耐火材料企业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发耐火材料新产品,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如:我国与越南合作开发的全铝浇注料、全铝不定型浇注料、高铝不定型浇注料等产品。
中国宝武集团与俄罗斯合作开发的特种耐火材料系列产品,在耐腐蚀、高强度、高致密性方面具有优势,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
中国宝武集团与阿根廷合作开发的Al-Si-Al系莫来石浇注料等产品,已出口到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地。
三、行业协会
政府主导下的行业协会是我国经济组织中具有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的社会团体,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制定行业发展规划,组织行业内重大技术改造、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项目,组织实施行业统计和信息咨询,对行业内企业进行资格认定和等级评定,对行业内产品质量、环保等进行监督等。
由于我国耐火材料行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行业协会的运行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等,而企业不能真正参与到行业协会的发展中来,甚至在一些决策中处于被动地位。此外,由于我国耐火材料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政府应加快推进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的改革步伐。
四、企业自身
1、我国耐火材料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耐火材料产品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与沿线国家的互惠互利。
2、我国耐火材料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和引进高端技术人才。
3、我国耐火材料企业应加强与国际知名耐火材料企业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工艺,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4、我国耐火材料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构建良好的产业合作关系,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经验、合作开发等方式推动国内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
五、企业联盟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只有在沿线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才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企业联盟是企业走出去的有效方式。中国耐火材料协会与新疆耐火材料研究所、江西三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中国耐火材料协会先后组织了四次企业海外考察,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信息和支持。与冶金研究院合作,在东南亚地区建设了年产3万吨的新型硅微粉生产线。通过建立企业联盟,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共享技术,提升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市场,为耐火材料企业“走出去”提供有效保障。
六、市场竞争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建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及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增加,企业应加强市场竞争,以产品质量和价格取胜,扩大产品出口。
一方面,我国与沿线国家在钢铁、水泥、玻璃等传统产业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将拉动对耐火材料的需求。我国耐火材料企业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优化产品结构,调整产品出口方向,积极拓展新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在新兴产业发展中,我国与沿线国家在环保、节能等方面需求将增加对耐火材料的需求。我国耐火材料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扩大产品出口。
七、出口贸易
目前,我国耐火材料出口贸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出口为目的的原料贸易,二是以销售为目的的市场贸易。从原料贸易来看,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企业主要从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进口耐火材料原料,再向国内市场出口。其中,印度作为中国耐火材料的主要进口国,其耐火材料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95%以上,从中国进口的耐火原料主要用于国内生产。从市场贸易来看,我国耐火材料产品出口以低附加值、低价格为主导,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非洲以及东欧等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耐火材料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最大的耐火材料消费国和出口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耐火材料行业获得了巨大发展。我国耐火材料产量已由1990年的185万吨增长至2014年的2315万吨;出口量也由1990年的6.2万吨增长至2014年的226万吨;出口额也由1990年的2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161亿美元。虽然我国耐火材料产量、出口量逐年增加,但由于出口价格较低、缺乏核心技术等原因,我国耐火材料出口贸易主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